➕ Why focus to develop 網上英文學習數位平台 ? 👇
利用台灣教育發展的機遇 (特別是配合 「2030年雙語國家發展藍圖」的英語教育的發展)
Member since 2017-07-15T03:50:57Z. Last seen 2025-01-02T20:05:01Z.
2729 blog posts. 128 comments.
➕ Why focus to develop 網上英文學習數位平台 ? 👇
利用台灣教育發展的機遇 (特別是配合 「2030年雙語國家發展藍圖」的英語教育的發展)
僱傭法 – 新冠病毒下的法律面貌:給僱主和僱員的法律指南
Denis Chang’s Chambers的法律團隊,透過《新冠病毒下的法律面貌》系列的文章,探討這次疫情於香港衍生的重要法律議題。在首篇文章中,鄧鈞堤大律師及譚俊宜大律師為大家分析僱主和僱員可能遇到的五大勞工法律問題。
本文章刊登於2020年3月26日
隨著2019年冠狀病毒病 (簡稱為「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大流行,香港亦再次出現多個感染群組。很多企業都意識到,維持社交距離[1]、旅遊限制和自我隔離的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對日常營運造成的嚴重干擾,將持續多個星期,甚至數以月計的時間。
為了讓僱主和僱員在這段不穩定的非常時期,了解各自的權利和責任,我們準備了以下的簡短指南作為參考。
問題一: 新冠病毒有否改變僱傭關係中的權利和責任?
僱傭合約和《僱傭條例》中的條文,包括終止合約、無薪假期、病假和賠償等方面的條款,將繼續規管僱主和僱員之間的關係和責任。
另外,雙方也需要留意的法律包括《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佔用人法律責任條例》、普通法下僱主對僱員負有的謹慎責任、《殘疾歧視條例》、《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及《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後三者以下合稱為「疾病及檢疫規例」)。
問題二: 僱主於什麼情況下可要求僱員放取無薪假期或減薪工作?
當僱主要求僱員放棄合約所列的工資或放取無薪假期,即等於單方面更改合約,會構成違約。此等更改有可能被裁定為毀約性違約 (repudiatory breach),僱主因此除了需要賠償僱員無薪假期間的工資外[2],亦會令僱員不再受僱傭合約的離職通知期和限制性條款約束,並違反《僱傭條例》第VIA部的僱傭保障條文。
不過,僱主或可依賴《僱傭條例》第32K條,即「(c) 該僱員屬裁員對象或僱主其他真正的業務運作需要」,以避免僱員就《僱傭條例》第VIA部的成文法濟助(包括將受解僱的僱員強制復職)提出申索。視乎個別案件情況,重大的成本節省或可構成「真正的業務運作需要」。[3]
請留意,除非合約有相反的規定,否則僱主必須按《僱傭條例》第IIA部,繼續支付非酌情發放的年終酬金(一般稱作「第十三個月酬金」、「第十四個月酬金」、「雙薪」或「年終花紅」),並按照合約訂明的完整工資,而非因無薪假而扣減後的平均每月工資計算。
對僱主的建議:如果必須採取這一步,僱主應該以書面(而非口頭)方式向僱員提出放取無薪假期(或其他諸如減薪等更改合約)的建議和列明原因,讓僱員以書面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如果未獲僱員同意而更改工資和其他僱員福利,可構成毀約。不管如何,僱主是有權以非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解僱方式去結束合約的。
對僱員的建議:如果僱主為了真正的業務運作需要而要求你放取無薪假期,你有權不同意:其中一個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合約結束,而僱主則可以「真正的業務運作需要」為辯解理由,抗辯你依賴《僱傭條例》第VIA部申索所要求的濟助(例如復職令)。
僱員亦應謹記,應僱主要求放取無薪假期亦有其好處,例如:(一) 可以在無薪假期期間維持僱傭合約的延續性,以致這段時間可用作計算《僱傭條例》第VA部遣散費、《僱傭條例》第32A條不合理解僱、和累積法定疾病津貼及享有產假或侍產假;(二) 可繼續享有合約中其他一切的僱員福利,包括醫療保險。如果你希望在放取無薪假期時進行另一份工作,請務必確保你事先得到僱主的書面同意。
[2] Symonds v Redmond-Ord [2013] 10 WLUK 654; [2014] I.C.R. D6 (Employment Appeal Tribunal)
[3] Chan Kam Yau & Anor v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unreported, DCCJ 4016/2006, 21 December 2007
問題三:我的員工決定自願進行自我隔離。作為僱主,我有甚麼權利和責任?
所有僱主均須在合理地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確保其所有工作中的僱員的安全及健康。這包括採取合理的步驟,保持工作地點安全和不會危害健康。這些責任源自《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普通法下僱主對僱員負有的謹慎責任。
有些僱員可能雖曾外遊,但由於某些原因(如已在2020年3月19日前回港)而不受政府的強制檢疫令規管。視乎情況,僱主可能有需要指示該名僱員不要前往工作地點,以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和其他僱員的健康。
員工自願隔離期間,僱主仍須繼續履行支付工資的責任。在可行的情況下,視乎個別職位,該員工亦有責任於合約訂明的工作時間內繼續履行職責。
對僱主的建議:如果員工不需接受強制檢疫,僱主仍可要求對方到工作地點上班及履行職責,但僱主均須就其情況評估風險,及採取措施降低傳染病擴散的風險。如果僱主同意自願隔離的安排,應確保有關僱員有遙距工作的工具和儀器;若果沒有這些工具,僱主須確保僱員不會因為無法遙距工作而受到懲罰。
對僱員的建議:雖然你在法律上沒有權利堅持進行自願隔離,但你的僱主仍有責任為顧客和其他員工維持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如果僱主要求你到工作場所上班,則視乎工作環境,你可以合理地要求僱主提供與進行有關工作的安全工具,即外科口罩或安全眼鏡(其一或兩者皆用)。你亦應留心往後的工作評核,確保你沒有因為缺乏安全工具下,生產力和工作表現受影響而被懲罰。
問題四:如果我獲發檢疫令、醫學監察令或隔離令,並已通知僱主,我可以繼續領取薪酬嗎?
疾病及檢疫規例授權衛生人員,向確診新冠病毒的人或其密切接觸者,以及從規例述明的地區抵港的人發出強制檢疫令,包括2020年2月8日起由中國大陸抵港及所有2020年3月19日起由中國以外地方抵港的人。另外,如果有理由相信某人受新冠病毒感染,規例亦授權衛生人員命令隔離有關人士,直至認為該人不再具傳染性或該項隔離可由醫學監察代替為止。
當然,處於檢疫或隔離的人士不可前往其一般的工作地點:任何人違反檢疫或隔離令,即屬犯罪,且一經定罪,可處罰款25,000元及監禁6個月:見第599A章 《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 第29條。
需進行醫學監察的僱員,將獲發寫有「須接受醫學監察」的醫生證明書,並可能有權因此放取病假。雖然勞工處敦促「僱主需按《僱傭條例》或有關僱傭合約,讓[處於醫學監察的僱員]放取病假」[4],但基於《僱傭條例》的字眼,如果一名沒有病徵的僱員因為接受醫學監察 ─ 即並非「因受傷或患病而不適宜工作」而缺勤,這些缺勤的日子是否可以算作「病假日」並不清晰。
獲發隔離令的僱員,相信已感染新冠病毒,所以這些僱員將享有放取病假的權利。
對僱主的建議:僱主應謹記現時有四類人正受規管限制,包括:(一) 因為與新冠病毒確診病人密切接觸而接受醫學監察的人;(二) 因確診新冠病毒而接受檢疫的人;(三) 因確診新冠病毒而接受隔離的人;(四) 因為由述明地區抵港而接受檢疫的人。
由於《僱傭條例》把病假日定義為因「不適宜工作」或「患病」而缺勤的日子,只有上述第(一)、(二)及(三)類的僱員方有權支取疾病津貼。就第(四)類僱員而言,視乎個別案件背景,情況相似於因無法履行職責而被要求放取無薪假期、或預計需要遙距工作的僱員(見上文問題2及問題3)。
對僱員的建議:在這期間,你的僱傭合約中有關獲發工資和放取病假的條款將繼續適用。你應當遵守任何由當局發出的檢疫、隔離或醫學監察命令的條款,並立即通知僱主和提供能證明有關命令的文件副本。如果你在檢疫期間因為不適而無法工作,你應按照正常程序申請病假。如果你在檢疫期間未有感覺不適,能夠遙距工作,你仍需要履行工作職責。上文問題二及問題三中提及的可能情況亦適用於你。
[4] https://www.news.gov.hk/eng/2020/01/20200130/20200130_115826_344.html?type=ticker
問題五:如果我懷疑或證實僱員感染了新冠病毒,我有權要求對方自我隔離和接受強制測試嗎?
在一般情況下,要求員工就任何疾病或病徵接受強制測試,不符合平等原則,並有可能違反歧視法例的條文[5]。不過,《殘疾歧視條例》豁免基於「傳染病」且「為保護公眾健康屬合理地需要的」歧視行為,因此也適用於新冠病毒。
要留意,病毒測試及其結果均屬《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中第1保障資料原則所保護的資料:只可收集對該目的為必須及足夠的的資料,但不超乎適度。
對僱主的建議:雖然《殘疾歧視條例》提供了有關「傳染病」的豁免,但採取任何行動前,務必考慮和確定有關行動是否對所面對的威脅合符比例。為謹慎起見,僱主仍應訂立政策,在得到員工書面同意下,規定僱員需自行申報外遊及健康資訊,並於出現病徵後向僱主匯報及接受測試。僱主採取的任何措施均應盡可能減低對受影響僱員造成的困難,及避免特別針對個別群組(例如因為白種人員工可能與外地抵港者有更多社交接觸,而只要求他們進行測試)。
對僱員的建議:香港的情況與很多其他司法管轄區不同,本地的僱主有權採取合理的措施以保障公眾健康和應付傳染病。當你簽署任何文件時,應確保有條款保障閣下的個人資料,除為了保障公眾健康外,在非必要時不會向公眾透露。
[5] Waliyah v Yip Hoi Sun Terence [2017] 1 HKLRD 1082
這邊的本地人都很喜歡這些健康食品,可以提供進一步資料嗎?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ndr-2022-full-chinese-speech-1895061
李顯龍總理在今年國慶群眾大會的華語演講中,呼籲年長國人施打第二疫苗追加劑,同時談到地緣政治的挑戰、華社對國家認同感、消費稅等課題。 他表示,政府將會繼續觀察生活費上漲的問題,並在必要時,為國人提供更多援助。 李顯龍總理在今年國慶群眾大會的華語演講中,呼籲年長國人施打第二疫苗追加劑,同時談到地緣政治的挑戰、華社對國家認同感、消費稅等課題。 他表示,政府將會繼續觀察生活費上漲的問題,並在必要時,為國人提供更多援助。
總理已先後以馬來語和華語發表演講,之後在晚上8點,將以英語演講。 《8視界新聞網》將在8點現場直播和為你即使報導。
總理的華語演講全文如下:
各位同胞,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今天能在這里和大家再次見面。
這兩年多, 我們 齊心對抗冠病, 歷經不少考驗 。 現在,大家的生活漸漸恢復正常了也正在學習如何與冠病共存。
在這期間,民眾互相幫助,也全力配合政府。 我衷心感謝大家的付出和努力。
病毒還在變種,我希望大家保持警惕這包括:勤洗手,戴口罩、有症狀,自檢測、雙紅線,請隔離、打疫苗,別遲疑。
年滿80歲的國人,我懇請你去打第二個追加劑。 其他比較年輕的樂齡人士,我也勸請你們去打第二個追加劑,我自己就已經這麼做了。 這將給我們更好的保護,減少患上重症的風險。
地緣政治挑戰
我們在應對疫情的時候 ,也面臨其他的挑戰。
外部的環境越來越不穩定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 中國和美國的分歧日漸加深,台灣問題只是其中一個爭端。 另一個影響全球安全形勢的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 這導致俄羅斯和許多國家,尤其是和美國以及其他北約國家,產生了深刻的矛盾。 而這一切都對新加坡影響深遠,我擔心,這個區域裡,大國之間的博弈會更加激烈,局勢也會更加緊張。 亞太地區會不會出現和歐洲一樣的糾紛,發生衝突呢? 我們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團結一致,應對任何危機。
俄烏戰爭爆發的時候 ,新加坡明確表態譴責俄羅斯。 一般新加坡人明白政府的立場,但是也有一些人問政府,為什麼要得罪俄羅斯? 為什麼要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 新加坡何必“強出頭”? 其實我們不是選邊站,我們不是親美,也不是要和俄羅斯作對。 但是,我們必須採取堅定的立場,捍衛根本的原則,不能含糊。 因為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很重要。 尤其對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來說,這關係到國家的生存。 我們向來反對強權就是公理。 當1983年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的時候,新加坡在聯合國大會上就投下反對票。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時候,我們同樣堅決反對。 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我們不堅持立場,不明確表態,萬一有一天,我國面對侵略,國際上就不會有人為我們說話。
聯合國提呈譴責俄羅斯決議案時世界各國的立場並不相同。 在亞洲國家當中,印度投了棄權票。 印度的主要戰略考量是與中國的關係。 印度與中國之間存在相當嚴重的摩擦。 因此,他們有充足的理由要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他們也要繼續向俄羅斯購買軍備。 中國也投了棄權票。 中國主要考慮到自身與美國之間的矛盾。 中方認為,即使他們反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也不會贏得美國的感激和回報。 一些中國的言論甚至認為,美國對付俄羅斯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 畢竟,一些美國的言論,就把烏克蘭問題定義為民主國家和獨裁政權之間的鬥爭。 這使到中國更不願意削弱同俄羅斯“上不封頂”的戰略合作關係。 在亞細安,越南和老撾投了棄權票。 這兩個國家從蘇聯時代,就同俄羅斯的關係密切。 其他的亞細安成員國雖然支持決議案,但都沒有點名譴責俄羅斯。 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危機感不像我們那麼強烈,因為他們都不是亞細安最小的成員國。 新加坡是亞細安最小的成員國,我們的利益考量自然和這些國家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但譴責俄羅斯,還對它採取了針對性的製裁。
茉莉花園 • 38m 我剛才一一說明了各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採取的立場,主要就是要讓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利益和考量。 我們從社交媒體,例如WhatsApp、Telegram、Facebook、微信等,獲得各種信息。 我們可能以為這些信息都是真的,都是可信的。 其實,有些信息是別有用意的,想要影響我們的立場,甚至破壞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例如,在烏克蘭的問題上,人們在手機上接收到的信息,有不少顯然是要激起一種強烈的反美情緒。 中文的有,英文的也有。 另一些信息,目的是要抹黑俄羅斯和中國,他們也是想要影響我們的立場,要我們和西方站在一起。 所以,當我們收到任何信息的時候,都必須要有所警惕,想一想:這些信息是哪裡來的? 有什麼用意? 我們真的要把它轉發給朋友嗎? 我們應該先弄清楚事實,不要“照單全收”。 我們必須防範不良外國勢力的干預,不論它來自哪一方,這樣我們才能夠保障國家的主權和獨立。 讓我感到慶幸的是,大多數國人都支持政府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包括常用華文社交媒體的華社人士。
文化傳承
華社人士能夠認清國家利益,是因為我們對國家的認同感越來越深厚 ,也和我們的文化自信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的文化工作者很有本土意識,他們在創作裡註入本地特色,反映了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譬如:成立了五年的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不但積極通過各種活動,介紹華族的傳統文化,還展現了我國獨特的文化面貌。 最近,中心演出了一部音樂舞台劇,以嫦娥奔月的故事為靈感。 這是一個古今結合的創作,融入了許多本地元素,包括新謠、本地特色的語言,和新加坡人的情感。
我們優秀的新加坡華樂團,也經常呈獻很有南洋風韻的音樂。 樂團成員有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也有在這里居住了幾十年的新移民,他們不新了,早就是老移民,早就融入了新加坡社會。 疫情期間,樂團在線上演奏了一曲本地創作的華樂,叫做《融》,融合的融,表現出我們同舟共濟的精神,讓我們聽一小段。
近年來,許多人士和團體對本地華族語言、藝術和宗鄉組織進行研究,反映我們對文化成果的自豪。 一個例子是,推廣華語理事會推出的新加坡華語資料庫,收錄了本土特色的詞彙。 這些詞彙跟其他華人社會的用法,是不大一樣的。
例如,年輕人談戀愛,我們這裡會說“拍拖”。 我們去旅行,是說去“吃風”。 當我們覺得幸好沒事,會說“好彩”。 另一個,我們的老闆,叫“頭家”。 如果你聽到朋友這麼說,我要跟女朋友去拍拖,出國吃風,好彩頭家點頭,你馬上知道他是自己人。
在這個基礎上,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即將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對本土華族文化的發展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和介紹。 這個計劃獲得政府的支持。
新加坡的華族不再是落葉歸根,而是落地生根。 我們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說,而且一定要把它說得精彩。
經濟挑戰
接下來,我要談一談,大家十分關注的生活費問題。 最近,大家都發覺很多東西比以前貴了,錢不夠用。 政府知道人民的擔憂,所以,我們已經採取措施,竭盡所能協助有需要的國人。
而我們的做法, 是提供針對性的援助。 其中一項家家戶戶都能受惠的計劃,就是社區發展理事會 (CDC) 的鄰里購物券。 這個購物券可以幫助大家應付日常開銷。 大家用購物券,在鄰里買東西、吃飯,還能幫助到鄰里商家和小販,可說是一舉兩得。
我很高興,CDC購物券受到大家的歡迎。 至今,有超過1萬8000個鄰里商家、小販和咖啡店攤主參與了計劃。 大多數的家庭已經使用了購物券,總額將近1億8000萬元。 數目相當可觀! 這個計劃說明了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對症下藥,減輕大家的負擔。
這個財政年度,也就是4月開始,我們陸陸續續推出了許多援助配套。 讓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這是一個住三房式組屋的低收入家庭一對夫婦,兩個小孩。 我準備了這份特別的月曆,給大家做個介紹。 你看他們獲得的援助很多,密密麻麻的,幾乎每個月都有。
我剛才提到的CDC購物券,就在五月發出去了,明年一月還有一些。 這個月,他們會得到現金補助1400元。 到了十月會有U-Save水電費和雜費回扣差不多190元。 十一月沒有,財神爺請假。 明年二月會有300元的保健儲蓄戶頭填補。 全部加起來,這十二個月內,這個家庭能夠獲得的援助總額,將高達3700元。
所以請放心大家都會得到援助。 援助比較多,或者比較少,就要看收入和住屋類型而定。 明年三月過後,政府會繼續通過“定心與援助配套”,幫助國人減輕消費稅上調的影響同時,政府會繼續觀察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當然會提供更多援助。
你可能會問政府既然可以給這麼多援助, 為什麼就不能延後調高消費稅,或甚至取消調高消費稅? 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和顧慮,不調高消費稅,肯定很受大家歡迎。 但是,這是不負責任的。 因為,我國人口正在快速老化。 現在,每六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已經超過65歲。 到了2030年,年長者比例會增加,到時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年長人士。 一些老市鎮老化得更快。 譬如我的選區德義,已經有四分之一的居民超過65歲。 80年代,我當選為國會議員時,我是個年輕家長,許多德義區居民也是年輕夫婦。 一轉眼,我們都老了。 真的是,歲月不留人。 我每次到選區參加活動,都會見到他們。 我發現,需要拿拐杖和坐輪椅的居民越來越多了。 很多年老居民還來參加活動,我很高興,但是也替他們擔憂,因為他們的醫藥需求肯定會逐年增加。 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更好地照顧年長人士。 比如,我們要提供更多藥物津貼,減輕年長國人和他們家人的醫藥費負擔。 我們也必須建設更多醫院、綜合診療所等等,讓他們獲得完善的醫療服務。 所以,我國的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開支正在飆升。 人民害怕錢不夠用,政府也擔心錢不夠用。 政府擔心的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照顧低收入家庭,以及老年人的醫藥保健需求。
在疫情期間,我們能夠比較從容應付,是因為我們向來謹慎處理國家財政,才累積了足夠的儲備金,能夠幫助民眾紓解生活壓力。 我們應該秉持這種未雨綢繆的美德,為長遠做打算。
總結
這兩年多來,整個世界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許多國家受到很大的衝擊,經濟低迷、出現政治對立、社會嚴重分化。 我們的情況好多了。 雖然大家的日子過得很不容易,但是我們沒有驚慌失措,沒有氣餒、沒有退縮。 相反的,我們沉著應戰,我們知道,唯有上下一心、互相扶持,才能安穩地渡過難關。 我們經過了這場考驗,社會已經變得更有凝聚力,更加堅強。 這給了我們更大的勇氣和信念,面對未來的各種危機。 無論是經濟的挑戰、社會的矛盾,還是國家的安全。 我相信,我們都能夠一一克服它們。
在國慶的慶典上,我可以感受到大家同在一起的精神,看到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我非常感動。 有了這種迎難而上、同甘共苦的精神,我們這個小紅點就能夠繼續發光發亮,我們的子子孫孫才可以夠擁有燦爛的未來。
謝謝!
委托服務工作紀錄表 📝
公司名稱 /logo
受托人姓名
Table Contents
———-
年月日
時間 (如適用)
工作地點(如適用)
工作項目 (文案 / 業務等)
工作內容
完成工作時數 / 件數
服務費計算 (請勾選) (1. 按時數 2. 按字數/件數)
受托人簽名
單位主管簽章
發放服務費 (日期)
Share on FacebookShare Share on TwitterTweet Share via EmailEmail KEY POINTS
A partner who perpetrates physical abuse has given up any moral right to the sanctity of marriage.
Couples who engage in, tolerate, and thus, normalize emotional abuse endure their marriages; however, they do not thrive.
A person whose partner regularly checks out with substances is essentially on their own.
JillWellington/Pixabay Source: JillWellington/Pixabay Marriage counselors have a lot of techniques and insights they commonly employ to help a couple rediscover what is great about their relationship or learn how to open up about the issues keeping them from solving their problems. And why shouldn't they? Human problems are capable of human solutions. But what abou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tinuum? How bad does a marriage have to be before we call it quits?
article continues after advertisement
Know When to Cut Your Losses
In his revised and updated 2016 edi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rofessor David Buss writes, "We are the descendants of those who knew when to cut their losses." In other words, there are those relationships that liv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oxic continuum and are so toxic that they threaten our safety and perhaps our very lives.
Fortunate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where religious prohibitions have been voted out, there exists a remedy for such failures in mate selection: divorce. We get to admit our choice ended up a very bad one, indeed, and that marital matters have not miraculously been remedied by time.
We then can go down to the appropriate governmental offices and put a freakin' wooden stake through the heart of our mistake and start over. Think of it as a sort of flipping over your "Etch A Sketch" of a life, giving it a good shake or two, and then moving on—hopefully, the wiser.
As straightforward as the legal process of divorce is, very few marriage counselors seem to be willing to share with their clients when enough is enough. I, however, am not that counselor, which is why I give you five great reasons to get a divorce:
Top of the list, without a doubt, is physical abuse. There could hardly be a more egregious refutation of the entire reason the two of you entered into your partnership. Remember? You were going to join forces in facing the challenges the universe presented with care, compassion, and love, and by doing so, maximize your odds of success in solving life's problems? But, some time after, your mate attacked you in an overt threat to your safety, your health, and perhaps, even your life. In perpetrating physical abuse, they have given up any moral right to the sanctity of marriage. They are self-disqualified from further consideration. Get out! (And yes, this boundary should have been very clear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ideally with a built-in structure allowing each of you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to move on without the other; also yes, I'm a counselor who has helped a
有的,我們大部份是英語版本,也有美語。
小朋友繪本故事書大部份語言非常簡單,因為有圖像,小朋友很容易理解